千年克戎寨:从西夏古垒到陕北文旅新地标,一场跨越时空的重生

2025-11-03
来源:智慧中国网    作者:王根平 冯永春

  在10月31日举办的子洲县第四届“情暖子商·共话子洲”招商引资引智大会上,有一项克戎寨农文旅发展项目的签约引起记者的注意。签约仪式结束后,记者一行随同子洲县张家寨村(克戎寨)党支部书记张伟,走进千年古堡——克戎寨。

  66

  克戎寨,始建于西夏,原名“浮图寨”、北宋时期因“克服戎夏”而更名的千年要塞,如今正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,开启“文化+旅游+科技”深度融合的新征程。这场跨越千年的重生,不仅将填补子洲县无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白,更有望成为引领陕北南部农文旅产业升级的新引擎。张伟对克戎寨的规划发展娓娓道来……

  文脉为核:让千年古寨“活”起来

  走进克戎寨,石寨门上“克戎寨”三字依旧苍劲,地下藏兵洞的夯土气息仍带着历史的厚重。不同于传统文物修复的“静态保护”,克戎寨的规划从一开始就锚定“活化利用”的核心思路——以北宋时期的军事文化与边塞风情为叙事主线,让沉睡的历史通过可感、可触、可体验的场景“重生”。

  77

  沿着1.2—1.5米宽的栈道行走,这条沿原城墙形制铺设的“钢铁长城”,既还原了古寨的军事格局,又赋予游客“漫步千年城墙”的沉浸式体验。夜幕降临时,城墙边缘的LED灯带勾勒出古堡雄浑的轮廓,与星空、黄土构成一幅极具辨识度的夜景画卷。而在寨内,闲置的窑洞院落正被赋予新的生命:刻有《克戎赋》的摩崖石刻唤醒访客的历史共鸣;“耕读”院子变身历史文化展馆集群,系统呈现古寨的军事战略与生活图景;保留石磨的窑洞成了豆腐工坊,游客可亲手体验陕北传统豆制品的制作;晾枣院子则以枣树荫蔽为特色,成为游客休憩、品味当地小吃的惬意空间。

  “我们要让游客不仅能‘看古寨’,更能‘品古寨’。”张家村(克戎寨)党支部书记张伟介绍,寨内将严格限定仅售卖子洲杂面、凉皮等地方名优小吃,散植的枣树、悠然的羊群,以及窑洞顶部的“晒秋”景观,将共同构建起“边塞生活实景图”。待基本修复工程完工后,克戎寨还将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让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实现双向赋能。

  野趣为魂:野狼谷里的“野奢”新体验

  如果说古寨修复是对历史的致敬,那么野狼谷的开发则是对自然与野性的创新表达。在克戎寨周边的谷地中,项目团队将依山就势架设钢化玻璃顶面,打造“人在桥上走,狼在谷下游”的独特景观——游客行走于凌空观景平台,可俯瞰野狼在原始谷地中的自然生态,感受黄土高原上难得的“荒野震撼”。

  88

  ​“为平衡体验感与安全性,在野狼谷将设置投喂、应急、避险等多功能出入口,游客通道采用稳固的钢结构阶梯,既保障人身安全,又避免干扰狼群栖息。而在野狼谷外侧,我们将建3—5个悬挑式崖壁野奢酒店客房瞄准高端度假市场,填补子洲县高端住宿的空白。谷口的研学基地与崖底的休闲商业设施则形成互补,主题商品、特色简餐与自然研学相结合,让“野趣”不止于观景,更延伸为深度度假体验。”张伟介绍说。

  科技赋能:“六恒”综合体撑起服务标杆

  一座高等级景区的运营,离不开高品质的服务设施支撑。在克戎寨山下,一座占地60—120亩、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室内旅游接待服务综合体,正以“边塞堡垒”为设计灵感,融入箭垛、拱形门洞等元素,成为连接古寨与现代生活的“枢纽”。

  这座综合体的“科技含量”令人瞩目:采用央企成都中建材的碲化镉发电玻璃,由陕煤新能源投资1500万元建设绿色电力系统,日均可提供10000度低于市场价的绿色电力,25年后产权移交业主;内部搭载国际先进的“六恒”系统,全年365天保持恒温、恒湿、恒氧、恒静、恒洁、恒风,让子洲居民不出县城就能享受高端康养服务。此外,综合体一层设计为25000平方米的挑空式停车场,规划1000个车位,可满足日均5000人次的接待需求,彻底解决景区“停车难”问题。

  全域联动:构建“大克戎寨”旅游闭环

  为打破功能分区的割裂感,项目规划通过“交通串联+模式创新”,打造一体化的“大克戎寨”旅游目的地。一条从北岸综合体延伸至大理河畔的电瓶车道,接驳新建的景观吊桥,再通过4.5米宽的石砌道路连接南岸古寨,沿途清理河滩、播撒草籽、点缀向日葵花带,形成一条优美的滨水景观廊道。未来运营中,景区将采用“免门票+电瓶车票”模式,既降低游客准入门槛,又保障运营收益与管理效率。

  而在产业延伸层面,克戎寨的价值远不止于“景区”。项目将围绕“子洲有礼”品牌,开发旅游纪念品、手办及礼品装黄芪、马铃薯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通过AI人工智能直播带货,推动“一产三产化”,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。“未来的克戎寨,不仅是一个景区,更是带动子洲三产服务业整体跃升的‘引擎’。”子洲县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克戎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,这里将成为陕北文旅新地标、乡村振兴新样板,让千年边关在新时代再启荣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