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月 28 日至 29 日,河南日报客户端、新华社、大象新闻等中央及省市级近 20 家媒体记者先后走进焦作市博爱县马营村。这个豫北村庄为何引来媒体聚焦?答案藏在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—— 近年来,马营村凭借省 “五星党支部” 等系列荣誉称号,在基层治理、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全省村级标杆,其以澡巾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,正书写着 “党建红” 引领 “产业兴” 的振兴答卷。
红色堡垒筑基:强组织力激活治理效能
走进马营村,村口 “五星党支部” 的金色牌匾格外醒目。村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将 “三会一课” 制度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:推行 “党员积分制管理”,把参与人居环境整治、矛盾调解等事务量化为积分,每月公示排名;构建 “红色微网格” 体系,127 名党员化身网格长,联系服务全村 432 户村民,实现 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村”。
2024 年以来,总支班子成员领办的 20 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:全长 3.2 公里的村内道路完成沥青硬化,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覆盖 95% 住户,新建的标准化卫生室和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。村民满意度测评显示,98% 的群众对村 “两委” 工作表示认可。“党员带头干,群众跟着干,村里的凝聚力越来越强。” 老党员王拴成感慨道。
澡巾产业破题:小织物织就共富产业链
在马营村的标准化厂房里,30 余台织机高速运转,色泽鲜艳的澡巾布源源不断产出。依托 “党支部 + 合作社 + 农户” 模式,村里从传统纺织业中挖掘商机,通过引进先进设备、注册自主品牌 “豫博纺织”,将澡巾产业打造成集体经济 “引擎”。目前,合作社年加工澡巾超 120 万条,带动 300 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,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 70 万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较 3 年前增长 10%。
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:村里投资 150 万元改造村容村貌,修建景观步道、村民广场,获评 “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”;开设 “澡巾文化展厅”,展示从传统手工纺织到现代化生产的产业变迁,吸引周边游客参观研学。“一条澡巾,串起了产业、生态、文化三条振兴线。” 村党总支书记陈前进说。
荣誉见证担当:标杆村再启新程
从市级 “四星党支部” 到省级 “五星党支部”,从县级 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 到乡村振兴示范村,马营村的蜕变引来周边 20 余个村庄考察学习。“这些荣誉是压力更是动力。” 陈前进表示,村里正谋划建设澡巾产业园区,引入电商直播基地,推动 “线上 + 线下” 销售融合,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 80 个,带动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 100 万元。
如今的马营村,红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,产业园区机器轰鸣,文化广场欢声笑语。这块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土地,正以党建为笔、产业为墨,在澡巾布上续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