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川耀州区关庄村:党建为舵 企业为帆

关庄村以党建激活集体经济振兴“一池春水”2025-10-02
来源:智慧中国网    作者:王根平 冯永春

  在铜川耀州区关庄镇,距离城区12公里的关庄村,作为镇政府所在地,正以党建为魂、产业为翼,书写着集体经济从“稳”到“强”的进阶篇章。这背后,离不开村支书柴增长“跑在前、干在先”的带头谋划与实干担当。近年来,在柴增长的带领下,关庄村党支部紧跟镇党委部署,以“123工作法”为核心抓手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,让集体经济“家底”更厚,村民日子更红火,乡村振兴的蓝图在一步步实干中落地生根。

  建强“1”个党建堡垒:筑牢发展“主心骨”,阵地暖了民心

  “以前党群服务中心又旧又小,想找干部办事都没个像样的地方,现在可不一样了!”坐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室里看书的村民王大姐,提起阵地改造满是感慨。为了让服务阵地真正“活”起来,村党支部多次征求村民意见,主动对接上级争取支持,最终投入200万元完成升级改造——破旧房间翻新成明亮的党员活动室,闲置仓库变身图书角,还新增了综治中心、退役军人服务室,成了村民办事、休闲、学习的“暖心站”。

  不仅阵地变样,班子也更有活力。“现在村里干部年轻有干劲,有啥难题找他们,很快就能有回应!”村民老李说。村党支部坚持“选优配强、梯次培养”,把致富能手、回乡大学生纳入后备力量,如今9名村“两委”成员与52名党员平均年龄仅38岁,2024年还发展了1名正式党员、1名预备党员和2名积极分子,一支能扛事、会干事的队伍,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的“主心骨”。

  抓实“2”个发展重点:激活产业“动力源”,谷天下带富一方

  “咱村的好日子,离不开谷天下这样的企业!”说起村里的产业,种粮大户老张打开了话匣子。2019年,村党支部瞄准粮食深加工市场机遇,全力引进陕西谷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——这家注册资本500万元的企业,集粮食种植、收购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,入驻后很快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“领头雁”。

  “以前种小麦,亩产不足800斤,卖给粮贩子价格还低。现在跟着谷天下种优质品种,亩产超1000斤,收购价还比市场价高5%,一年光种粮就能多挣近万元!”老张算了笔增收账。更让村民高兴的是,谷天下还吸纳12名村民进厂务工,村民崔五峰就是其中之一:“以前得去外地打工,照顾不了老人孩子。现在在谷天下车间磨面粉,一个月能挣3500多,家门口就能挣钱,心里踏实!”

  随着企业发展,谷天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——先是建成日产10余吨的杂粮生产线,2022年又投资1500余万元,建成日产百余吨钢磨面粉生产线和日产30吨石磨面粉生产线,填补了区域市场空白。“从找厂房到办手续,再到帮我们对接农户,村里全程支持,现在我们不仅能供应优质面粉,还能带动更多人增收!”谷天下负责人说。

  除了谷天下,村党支部还先后引进向氏优美包装、赛鸿鹄等企业,通过闲置厂房租赁每年为集体增收13万元;流转200余亩土地给养殖、仓储企业,年增收23万元。“以前村里没产业,年轻人都往外跑,现在企业多了,挣钱机会多了,不少人都回村了!”村民们的感慨,道出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。

  完善“3”项保障举措:护航发展“稳底盘”,日子越过越舒心

  “路修好了,下雨天再也不用踩泥了,企业拉粮车也能顺利进出!”看着家门口平整的水泥道,村民刘建国甚是满意。此前,村里部分巷道坑洼不平,不仅影响村民出行,还制约企业运输。村党支部急群众之所急,奔走3个多月争取到80万元项目资金,硬化巷道1公里,修复排水渠、水毁路1.5公里,彻底解决了“出行难、运输难”问题。

  环境变美了,民心更齐了。“以前村里到处是‘三堆六乱’,现在不一样了,角落都变成了小花园!”村民陈阿姨说。村党支部牵头落实“门前三包”“党员包户”机制,投资8万元整治环境,还发动企业员工一起参与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  矛盾化解在基层,和谐氛围更浓厚。“有啥矛盾找‘老樊说事’,准能解决!”村民们口中的“老樊说事”,是村党支部打造的调解品牌。今年3月,村民王某因土地流转价格与企业产生分歧,调解员老樊和村干部一起上门,一边讲政策,一边算收益,最终双方达成一致。“以前有矛盾要么吵架,要么往上跑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,心里痛快!”王某说。截至目前,“老樊说事”已化解纠纷65起,群众满意率100%。

  如今的关庄村,先后获评“省级卫生村”“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月示范村”,集体经济稳步增长,村民的笑容越来越多。展望未来,村党支部将继续深化“123工作法”,与谷天下等企业深化合作,探索更多增收路径,让关庄村成为党建强、产业兴、村民富、乡风美的乡村振兴样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