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时节,铜川市新区咸丰路街道野狐坡村的葡萄园里,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藤蔓。阳光下,户太8号紫黑透亮,串串饱满的葡萄在绿叶间若隐若现,空气中浮动的清甜气息,宣告着丰收季的到来。
采摘园里的“双重快乐”
沿着田埂走进园区,游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三五成群的人们提着果篮、握着剪刀,在葡萄架间穿梭挑选。“这葡萄甜得带点奶香,摘一串直接吃,连洗都不用,放心!”来自市区的游客李女士一边尝鲜一边点赞,她每年都带着家人来这儿,“既能亲手摘下最新鲜的果子,又能躲开城市喧嚣,这田园生活太惬意了。”
这样的热闹场景,将从8月上旬一直持续到10月。野狐坡村精心规划的种植布局,让葡萄分早、中、晚三茬错峰成熟,户太8号抢先登场,蜜光、葡之梦接力,玉波二号、红阳光玫瑰压轴,10余个优质品种轮番“上岗”,让游客随时来都能尝到当季鲜品。
老味道里的“匠心坚守”
“我们的葡萄,要的就是小时候的味儿。”村党总支书记宋双峰蹲在葡萄架下,轻轻拨开一片叶子,指着果穗上的套袋说。从初春留芽到深秋采摘,野狐坡的葡萄要经过十余道精细工序:除草不用除草剂,全靠人工;施肥以有机肥、生物菌肥为主,搭配中微量元素精准配比;整穗疏果时,每串葡萄都要保持均匀间距,套袋更是为了隔绝虫害,全程不打农药、不催熟、不用膨大剂。
“品相或许不如市面上的‘标准果’周正,但咬下去那口酸甜,是自然生长的本味。”宋双峰的话里藏着底气。正是这份对“老味道”的坚守,让野狐坡葡萄成了“口碑产品”——不少回头客提前半个月就打电话预订,早熟品种刚上市便被抢购一空,村民们甚至打趣:“面积太小,都不敢大声宣传。”
小葡萄串起的“甜蜜经济”
如今的野狐坡村,1000余亩葡萄园如同绿色银行,亩均带来1.5万元的稳定收益。葡萄架下,村民们忙着采摘、分拣、装箱,脸上的笑容藏不住:“以前种玉米小麦,一年到头忙下来剩不下几个钱,现在守着葡萄园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”
这串葡萄的“甜蜜效应”,更折射出新区乡村振兴的巧思。近年来,当地以党建为引领,紧扣“一村一品”发展思路,让野狐坡村的葡萄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。游客来摘葡萄,顺带体验农耕、品尝农家菜,农文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。
从“果盘子”到“钱袋子”,从田园风光到产业兴旺。随着葡萄藤蔓一年年延伸,野狐坡村的“甜蜜经济”正结出更多硕果。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,这颗闪耀着匠心与诚意的“铜川葡萄”,正带领村民走向更红火的生活。